黃酒起源
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飲料酒之一,是中華民族的國粹和珍貴遺產,在世界三大發酵古酒黃酒、啤酒和葡萄酒中,黃酒是唯一起源于中國的釀造酒。
中國釀造黃酒的歷史非常悠久,有關黃酒的起源,目前有多種說法。有說儀狄造酒的,也有說杜康造酒的,有說始于黃帝時期的,有說酒與天地同時的……。
在這些傳說中,最被業界認可的則是我國晉代學者江統提出的自然發酵說。在《酒誥》一文中,江統說:“酒之所興,肇自上皇,或云儀狄,又云杜康。有飯不盡,委馀空桑,郁積成味,久蓄氣芳,本出于此,不由奇方。”
這里,江統提出了剩飯自然發酵成酒的觀點,是非常符合科學道理及實際情況的。而如果用現代科學來解釋這一問題的話,我們可以作這樣的表述:剩飯中所含的淀粉在自然環境中所存在的微生物所分泌酶的作用下,逐步分解成糖分,再由環境中所存在的酵母菌發酵進一步分解生成酒精,最后變成了酒香濃郁的酒。遠古時期,人們的主要飲食來源為自然界采集的野果,這些野果含有較高的糖分,在釀酒酵母作用下可以直接發酵成酒,不需要經過液化和糖化。這樣的解釋還是比較有說服力的。
此外,宋朝周密寫過一本《癸辛雜識》的書,書上記載了山梨經過長時間的貯存變成酒這樣一種事實。元朝元好問在《蒲桃酒賦》中則記載了山西安邑等地自然發酵而成的葡萄酒。還有,李日華在其所著《蓬櫳夜話》中也曾記載“黃山多猿猱,春夏采雜花果于石洼中,醞釀成酒,香氣溢發,聞數百步”。清代劉祚蕃所著《清稗類鈔·奧西偶記》中則記載:“奧西平樂等府,山中多猿,善采百花釀酒。樵子入山,得其巢穴者,其酒多至數石。飲之,香美異常,名曰猿酒。”
前些年,科學家還發現,在漫漫宇宙中,存在著一些天體,就是由酒精所組成的。所蘊藏著的酒精,如制成啤酒,可供人類飲幾億年。這就說明,酒是自然界的一種天然產物。我們人類不是發明了酒,而只是發現了酒。酒里面最主要的成分是酒精,(學名乙醇,分子式為C2H5OH),自然界中許多物質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轉變成酒精。如葡萄糖可在微生物所分泌酶的作用下,分解成酒精;只要具備一定的條件,就可以將某些物質轉變成酒精。大自然完全具備產生這些條件的基礎。